心理健康常识集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

心理性健康教育课件_心理性健康小报图片_性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衰弱,而且是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的人既要躯体健康,也要心理健康,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其中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这一定义提出了三个对改善健康至关重要的观点:一是心理健康是健康的组成部分;二是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三是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和行为密切相关。

心理健康的标准

判断个体的心理是否健康,通常有以下标准:

一、心理活动的稳定性

个体心理活动是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心理发展及其表现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和内在在稳定性,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和将来的我均有着内在和必然的联系,随着个体的发展,心理活动的变化是稳定和有规律的,突然的、不符合规律的变化则预示着心理健康的水平下降。

二、心理活动与环境的协调性

个体的心理活动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故应该和环境保持一致性和协调性,如果这种一致性和协调性遭到破坏,如对客观世界的歪曲或虚构,均提示异常心理可能发生。

三、心理活动内部协调性

个体心理活动过程中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应是协调一致的,心理活动与行为也应协调一致,这种统一的心理活动保证了个体具有良好的社会功能,并能进行有效的活动。如果个体的心理活动出现内部相互不协调,甚至出现分裂,即意味着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关注心理健康问题,首先需要觉察自身的心理状态。关于心理健康状况的评判,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参照的标准不尽相同,各有侧重。其中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期新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关于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广泛认可。

性心理健康_心理性健康小报图片_心理性健康教育课件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第一条:充分的安全感。

第二条: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计和评价。

第三条: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第四条: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第五条: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第六条: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第七条: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八条: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第九条: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能适当的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第十条: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国民心理健康状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结合中科院心理健康素养网络调查结果,针对社会公众对心理健康需求,经过多方专家论证,编制了《心理健康素养十条(2018年版)》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条: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互相影响。

第二条: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第三条: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

第四条: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

第五条:抑郁和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

第六条: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

第七条: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要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引导。

第八条:预防老年痴呆症,要多运动、多用脑、多接触社会。

第九条:要理解和关怀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

第十条: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现代医学即“生物一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提出,每个人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影响个体的健康状况,只有从三个因素的整合角度去理解和解决个体的健康问题,才能够促进个体真正的健康。

以焦虑情绪为例,生物学因素可能体现为遗传因素,复杂的大脑结构、情绪的双通道调节,以及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亢进、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过度释放、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神经递质失调等。

心理学因素则可能源于:①性格特质,比如焦虑型人格、力求完美人格,性格过于胆小谨慎等;②成长环境,比如父母的教育和培养比较严苛,要求其做事力求完美,长期受到父母或者长辈等的指责和约束等;③偏倚的认知模式,比如心中有个信念“只有做到最好,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可”,“我一定不能犯错误,即使是很小的错也不行”等。

社会因素可能包括:①工作压力,比如当前的工作岗位要加班、工作难度大等;②生活方式,比如睡眠不足、吸烟、酗酒、滥用药物、久坐不锻炼等;③社会支持系统家庭乱能,比如缺乏来自亲人、朋友、同事的支持,社会支持系统匮乏等;④负性生活事件,比如经济损失、躯体疾病、家人患病、亲人离世、灾难事件、自杀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交织在一起,最终可能导致出现焦虑情绪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多角度去审视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性心理健康_心理性健康小报图片_心理性健康教育课件

心理异常的判断

当出现心理不健康时,通常从以下方面综合判断是否心理异常:

一、异常心理发生的频度 偶尔发生的异常心理现象可能不足以诊断疾病,经常发生的异常心理现象则提示可能存在心理障碍。

二、异常心理的持续时间 异常心理持续的时间越长,心理障碍的可能性越大。

三、异常心理发生的严重性 异常心理发生的严重程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判断:是否影响本人的社会功能,是否使本人感到痛苦,是否影响了他人的生活。

寻找专业的心理服务

服务内容:专业评估和诊断、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自杀预防与干预。

求助途径包括:心理热线、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专科医院、有资质的心理咨询机构。

求助流程:精神心理疾病需要在专业医疗机构评估、诊断和治疗,完成心理评估(标准测评+面谈),选择适当的心理或药物干预等方法。

粤ICP备2021141569号-1
心理健康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