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道德教育:以心理咨询为方法

摘 要: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特殊时期,身心的复杂变化影响着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关键性。以心理咨询为法进行青春期道德教育,益于发挥心理咨询的优势,灵活应对青春期道德问题

青春期道德教育:以心理咨询为方法

摘 要: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特殊时期支持性心理治疗的内容包括,身心的复杂变化影响着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关键性。以心理咨询为法进行青春期道德教育,益于发挥心理咨询的优势,灵活应对青春期道德问题,通过构建青春期道德教育心理咨询模式,以期更好地进行青春期道德教育。

关键词:青春期; 道德教育; 心理咨询

《孟子集注》中言,“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从教育的角度出发,道德是可教的,它具备相应的教育方法。然而依循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复杂性和特殊性,德育方法也有所不同。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第二加速期,其生理、心理的变化影响着道德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以心理咨询为青春期道德教育的方法旨在辨析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中此方法的不同效用的基础上,针对青春期道德教育的特殊性与关键性,结合其心理特征,构建青春期道德教育心理咨询模式。通过青春期道德问题个体咨询与团体咨询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体现道德教育中的学生主体性与主动性,发挥道德教育双主体的互动建构性,展现道德教育的“人性化”、“特殊化”,以期达到更好的青春期道德教育。

一、青春期道德教育的特殊性与关键性

11、12岁到14、15岁这段时间可称为青春期、少年期[1]。这一阶段的个体处于身体发展的高峰期,身高、体重及面部特征变化迅速并趋于成熟;体内的大脑、心脏、肺和肌肉力量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生理机能迅速增长;开始出现第二性征,性得到不断的发育与成熟。而青春期生理发育的迅猛却与其心理发展相对缓慢的速度形成落差,引发青春期心理发展的诸多矛盾,影响着青春期少年道德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体现出青春期道德教育的特殊性与关键性。

(一)青春期道德教育的特殊性

处于青春期阶段的青少年,其道德的认知表现出明显的“能动性”。成人感与幼稚感并存的青少年对于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理解不太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引导。由于身体迅速发展使青春期少年具有强烈的成人感,从而对学校、家长所教授的道德规范有所质疑、不愿听取“大人”的意见,处于一种相互抵制的情绪中;而心理存有的幼稚感却又使青少年渴望得到成人精神上的理解和沟通,故又表现出对于成人道德教化的接纳性。青春期心理的封闭性影响着青少年道德情感的良性发展。从生理变化而逐渐感知到自己“长大了”的青少年,开始感到内心世界的孤独和“没有人能理解”,特别是道德情感这一内心体验便成为青春期少年最隐秘的心事,对于善、恶、美、丑的评价态度不愿意与他人分享。内心封闭的道德情感不仅蕴含着青少年真善美的理性情愫,也存在道德认识偏差下的畸形情感体验,成为青春期道德教育的“隐患”。青春期性的发育与成熟也造成其心理上的怯懦感,加之中国传统教育的隐晦性,更是难以较好地理解性道德,这一时期的青少年道德意志相对薄弱,道德价值观的发展还未稳固。在此基础上,青少年的德育行为容易表现出偏激态、无知态和矛盾态。这是造成青春期道德教育特殊性的身心发展原因。

青春期道德教育特殊性还表现在其思维能力发展对于青少年道德判断的影响。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青春期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2]。此时,青少年的思维发展正逐渐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能够脱离道德现象本身而进行道德的逻辑判断;获得的科学思维有助于青少年道德认知的准确性发展,能够运用包含命题间推理、抽象概念等指导道德判断。正是由于青春期思维发展质的飞跃,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较为特殊。纵观人的整体发展而言,青春期道德判断的正确与否往往与其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德育的有效性密切相关,相较其他年龄阶段的道德教育不同之处集中体现于道德判断的可塑性与发展性。

(二)青春期道德教育的关键性

青春期一系列身心、思维的发展变化带来了其个性和社会性的差异发展,把握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尤为关键,这是道德教育的关键期。青春期道德教育关乎个体道德发展的方向性与层次性,影响个体道德认知的形成、道德情感的熏陶、道德意志的培育和道德行为的笃行。

青春期正处于道德意识启发、培养和纠正的关键时期。继出生后1~3岁“我”之后,青春期少年的自我意识已经发展到“我怎么样”。关注自我形象的构建和自我评价。传统道德教育的形式化、教条化很难引发学生的道德共鸣,他们更关注道德中的自己。以“自我”为核心的青少年,对于道德内容的学习和认知具有选择性和局部关注的特点。他们往往倾向于关注那些有益于提升自我形象的道德认知;倾向于实践能够展现自我意识的道德行为;倾向于分享“我的道德怎么样”的道德情感。青少年的“道德自我感”正是道德教育的关注之处,也是道德教育方法发挥其功效的空间。

青春期是性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青春期处于“同一性对角色混淆期”[3],性别角色的建立直接影响性道德的认知和发展。正确的认识性别角色,是性道德认知的起点;合理的理解青春期的性发育,是性道德情感的关键。同时,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反抗心理也是性道德、乃至整个青春期道德教育主要的影响因素。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发展使得青少年强烈渴望享有“自我”、“独立”,突出表现在道德情感的明显波动和道德行为的“反抗”。学校、家庭中对于道德的教化使青少年具有强烈的“被约束感”,企图以违反的方式挣脱这种束缚,恶性的“挣脱束缚”便直接表现为道德行为的偏差。

青春期也是道德判断得以更好发展的关键期。由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可以看出,处于“习俗水平”的青少年,道德判断体现出“天真的利己主义”和“好孩子”的定向[4]。青春期的个体大约有80%的人处于这两个阶段[5]。这一时期,青少年处理问题时往往倾向于考虑人际关系、“好孩子”的评定,缺乏对于道德本质、道德真相的关注,需要良好的道德教育引导。这一引导作用的关键性体现于道德判断科学思维的建立和道德价值认识观的奠定与趋于稳定。

二、构建青春期道德教育的心理咨询模式

(一)青春期道德教育心理咨询模式构建的意义

心理咨询,起源于1896年韦特默的《临床心理学》,隶属咨询心理学。不同学科背景下对于心理咨询的定义和侧重也是各异的。医学上的心理咨询侧重于精神异常人群的问诊和治疗;心理学上的心理咨询旨在通过咨询手段引导、帮助个体心理发展。本文所阐释的青春期道德教育中的心理咨询,是借助心理咨询方式进行道德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的方法与模式。从心理咨询方法出发进行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是不同的。居于心理教育的心理咨询主要目的在于心理问题的解释和治疗;处于道德教育的心理咨询,旨在道德知情意行的指导、帮助和教育。

青春期道德教育心理咨询模式的构建,是现代德育发展的产物,也是德育与心理学交叉的“结晶”,以青春期道德教育的特殊性和关键性为出发点,客观把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弥补传统德育方法中过程持久、学生积极性不足、德育效果不明显等遗憾,构建适合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教育模式。作为道德教育模式建立的核心――德育内容,本文对此并不展开论述。主要依据1995年由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6]及现代德育重点课题进行相关德育内容的甄选,基本涵盖: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主义民主与遵纪守法教育、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信仰教育、性道德教育等内容。

(二)青春期道德教育的心理咨询模式

青春期道德教育心理咨询模式,是以德育内容为主轴和出发点,以心理咨询为两翼和方向进行的理性建构,如图1所示。心理咨询按规模可划分为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7]。个体咨询有利于咨询师与求助者间建立一对一的咨询关系,益于解决个体心理问题、特殊问题、难以公开的私密问题;团体咨询则侧重于团体情境下咨询服务的开展,借助团体间的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交流,甚至是争辩中认识自我、发现问题。

心理咨询两种方式在青春期道德教育中运用正是吸纳了个体咨询与团体咨询的各自优势,因人而异、量体裁衣进行道德教化,“分门别类”地完成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内容中,理想、信仰、品德,特别是性道德等内容属于个人道德范畴,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个性化与排他性,通过个体咨询对青春期少年进行相关道德教育不仅有利于保护青少年的自尊心、尊重青春期道德教育的特殊性,还体现出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参与性、师生建构性,实现“个性化”的青春期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另一部分主题内容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民主与法制、劳动等,通过团体咨询方式进行德育较为恰当。这部分德育内容既是个人道德的社会化发展和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公德的个性化体现和本质内化。团体咨询方式下的相关道德教育,能够在“社会化”、“团体化”的情境下,更大限度地激发个体道德认知的统一、更大深度引发个体道德情感的共鸣、更大程度加深个体道德意志的稳固、更大广度监督个体道德行为的规范。

考虑到青春期道德教育的特殊性与心理咨询两种方式本身的交互性,此模式的构建中也指出德育内容与心理咨询方式的交叉、互补。譬如性道德问题,从青少年个体心理发展角度出发,可选择个体咨询方式;从青少年时期广泛的性道德知识普及、情感熏陶出发,也可适当采用团体咨询的教育方式。

青春期德育心理咨询的模式,涵盖了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两种方式下的青春期道德教育,它们与传统德育方式相比,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如图2、图3所示。较传统德育方式而言,德育的个体心理咨询不仅有别于传统道德教育下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单向式”道德教化,更体现出学生道德发展的主体选择性。个体咨询方式下的道德教育,学生既是道德问题的“发现者”,也是道德问题的“解决者”。师生互动咨询与生生交互咨询同时进行,双管齐下进行“点式”青春期道德教育。德育团体咨询方式则是传统道德教育的补充和延展,在教师进行班级式德育的基础上,发挥学生道德问题的主体选择性与生生间道德发展的相互促进性,形成“团式”的青春期道德教育。“点式”和“团式”共同组成青春期道德教育的心理咨询模式。任何一个德育模式的构建都需要理论与实践相互检验和不断修正,青春期道德教育的心理咨询模式也不例外。在实际的青少年德育中,也存在与这一模式的一定程度上“背离”与“排斥”,展现出一些青春期道德教育的漏洞和盲点,需要在此后的进一步研究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 [美]弗拉维尔,[美]米勒,[美]米勒.认知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

[4]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5] ,N.A.,&,W.A,(1995).

A view.New York:-Hill,Inc.

[6] 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

[7] 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教育出版社,2005.7

[8] 朱晓曼.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

粤ICP备2021141569号-1
心理健康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