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知识点详细总结.pdf

第一章绪论什么是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指的是研究种系与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包括种系心理的发展与个体心理的发展两个方种系..

第一章绪论什么是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指的是研究种系与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包括种系心理的发展与个体心理的发展两个方种系心理的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又分为两个过程——动物心理的进化(动物心理学)和人类心理的进化(民族心理学)。个体心理的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这也就是狭义的发展心理学。个体心理的发展主要研究两个部分: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四个——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连续性与阶段性:对于人的心理发展过程究竟是连续的,还是分阶段发展的,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观点。连续论者强调发展的连续性,认为心理的发展只是数量的变化,一个婴儿与成人仅在量的方面上有差别,儿童是成人的一个缩影。而阶段论者认为发展要经历一些不连续的步骤和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和水平上,行为的组织有着质的差异,他们强调发展是阶段性的,而不是平稳而连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学观点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既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又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在一定的时期内,个体心理的发展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只发生一些细微变化,即属于量的积累,体现了发展的连续性;当某些新质要素取代旧质要素占据主要地位,这时量变的过程就发生了质的“飞跃”,表现出发展之中的间断或跳跃现象,意味着新的阶段形式。定向性和顺序性:在正常情况下,个体身心的发展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并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而且这种顺序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这就是心理发展的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的发展不是按照一个模式进行,也不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进行,而是表现出不平衡性。从个体发展的不同方面来看,个体神经系统发展先快后慢,生殖系统的发展则是先慢后快;从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来看,发展的速度不同,幼儿前期是第一个发展加速期,童年期平稳发展,青春期又出现第二个加速期,成年期是一个少变化期,最后老年期是下降期。个别差异性:一般来说一个正常儿童的发展总是要经历基本的发展阶段,但同是在正常范围内的个体,在发展速度、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发展的领域等总是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如何理解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个体的心理特征与年龄有关系,但又不是由年龄决定的。同时,它是从许多个别儿童的心理特征概括出来的,只代表某一年龄阶段的个体发展的一般趋势,而不能代表该年龄阶段的所有个体的个别特征。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是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说明遗传,环境在个体心里发展中的作用。对于遗传与环境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三种观点——单因素论,二因素论和相互作用论。遗传决定论的基本观点是儿童心理发展是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素质的自我表露过程,与外界影响、教育无关。外界影响和教育即使对儿童发展起作用,至多只能是促进或者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不能改变它的本质。代表人物如高尔顿,格达特,霍尔等。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这种理论重视环境与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作用,但片面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的作用。行为主义者大多持有这种观点。二因素论提出了折中的观点,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有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如格赛尔的“成熟优势论”。相互作用论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的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瓦现代发展心理学家已经不再执迷于遗传和环境的作用孰大孰小的疑惑,而是更深入细致的探讨两者到底是以怎样的方式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问题。遗传与生理成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和基础,正是遗传素质,使人类的个体在正常的生活条件下可能发展为一个高度心理发展水平的人。没有正常人的遗传素质,就没有正常人的心理。在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可能范围内,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水平起着决定作用。人类的后代如果不生活在正常的社会环境里,那么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就不会变为现实。说明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发展是连续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成熟与不成熟时间只是行为的数量和复杂性的差异;而发展又是非连续的、分阶段的,婴儿和儿童有着与成人不同的、独特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必须以不同的方式了解他们。发展是分阶段的,不同阶段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有质的变化。说明印刻反应,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及其对教育的启示。“关键期”的概念是从植物学、生物学和形态学移植过来的,例如德费利斯发现,只有植物衍生的某个特定时期,施加某种条件才会产生特定的形态变;一个系统在迅速形成的时期,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这一时期便称为“敏感期”,“关键期”。

动物心理学家劳伦兹的研究发现,鹅、鸭、雁等动物在刚刚孵化出来后,让它们接触其他种类的鸟或会活动的东西(如人、木马、足球),它们就会把这些东西当作自己的母亲紧紧追随,但对自己的同类的母亲却毫无任何依恋。这种现象好似在凝固的蜡上课上标记一样,因此叫做印刻反应。儿童的心理发展也存在着关键期,认为个体行为的发展有阶段性,有些行为是在发育的某一时期在适当的环境刺激下才会出现,如果在这个时期缺少适当的环境刺激,这种行为就永远不会产生,这个时期就成为这种行为的关键期。关键期现象对于教育的启示在于若抓住关键期及时进行教育,则会事半功倍,但是也不能认为儿童过了某个年龄就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第二章心理发展的理论试述评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他的人格理论与人格发展,另一个是他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个层次的成分构成,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由人的先天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和基本欲望组成,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难以接近的最基本部分,它像“一片混沌,一锅沸腾的兴奋物”,不断发出盲目的强有力的冲动,本我由快乐原则支配,按照快乐原则活动,即它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获得快乐,减少痛苦。

本我是无意识的,非道德的,他可以看做是人格中的生物成分。自我是介于本我与现实之间的人格成分,它的作用是既满足基本需要,又要控制和压抑本我的过分冲动。自我遵循现实原则活动,它只允许个体获得为外界显示所许可的快乐,从而保护个体不因本我的盲目冲动而遭到伤害。自我不能脱离本我而单独存在,自我消耗的能量是由本我提供。自我和本我的关系是类似于骑士与马的关系,马不断提供能量,骑士指引马沿着可行的方向前进。超我是指人各种的良心和理想方面,代表着社会的伦理道德,代表一个力求完善的维护者来监督自我的行动。超我遵循理想原则活动,他包括两部分,一个是良心,一个是自我理想。当本我突破自我的控制而违背某些规范时,超 我的良心作用就使人产生一种内疚感、犯罪感来惩罚自己。自我理想由积极的雄心和理想所构成,它希望个体为之 奋斗。 从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发展看,本我是起点,生来就具有;个体为了与外部现实发生作用,又从本我中发展起自我, 充当本我和现实之间的调节者 ;超我又是从自我中分化而来,使个体把握社会标准,自己评价自己的行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人的本能,尤其是性本能。性本能表现为一种理想,这种力量被称为“力比 多”(),力比多几种的某些身体部位就是个体获得快感的重要区域,即“性感带”。

儿童时期,三个重要的性 感带分别是口腔、肛门和生殖器。这三个区域以特有的阶段依次成为儿童发展的五个阶段。 口唇期(0—1岁):吮吸是生存所必须的,同时它又产生快感。所以婴儿在不饿时也吮吸自己的大拇指等物品。 肛门期(1-3岁):成人开始对孩子进行排便训练,儿童的行为受到外界的要求和限制,儿童获得快感的行为受 到干涉,可能与父母发生冲突,强烈的冲突导致人格异常,形成肛门期人格。 前生殖器期(3-6岁):力比多集中在生殖区域。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时期的男孩子十分爱恋自己的母亲而嫉恨 自己的父亲,但是又害怕父亲的惩罚,就转而模仿父亲的行为表现,企图以此获得母亲的爱,这就是所谓的恋 母情结。而女孩则恰恰相反,她们眷恋父亲而嫉恨母亲,形成“恋父情结”。这两个情结对以后的精神健康起着 重要作用,与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观的内化、性别角色的认同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 潜伏期(6-11岁):性冲动减缓直至暂时停止活动。对性缺乏兴趣,男女之间界限分明,主要与同性别同伴玩耍。 青春期(约12-20岁):儿童前一时期平静下来的冲动与能量重新活跃起来,对性的兴趣剧增。这一阶段的主要 任务是摆脱父母的控制,建立自己的独立生活,寻求同龄伙伴的友谊,试图建立长期稳定的性关系。

从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看,他的人格发展理论,特别是人格的形成与儿童的早期经验有关,与家庭有关,父母 对儿童的教育态度有关,这一理论观点的提出对推动心理学界重视并积极开展儿童早期经验、早期教育与儿童期心 理卫生问题的研究有几大的影响。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某种意 义上也反映了人格发展中本能、现实环境和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有助于改变传统心理学中重理念轻意 欲,重意识轻无意识的倾向,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但是弗洛伊德的观点还是受到人们的批评。首先,他过分强调性本能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其次,他提出人格发展 理论的依据主要来自他个人的诊断经验和自我分析,很难重复验证;再次,该理论是基于性压抑的精神病患者存在 问题而提出的,它可能适用与19 世纪维多利亚社会,但并不一定适用于其他不同的文化;最后,他并没有直接研 究儿童,因此他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论受到人们的质疑。 尽管埃里克森接受了弗洛伊德的基本心理性欲理论框架,但是他把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扩展到了人的整个一生, 提出了心理社会理论,或称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与弗洛伊德相比,埃里克森更强调广阔的社会背景和自我对人 格发展的作用。

在埃里克森的人格社会理论中,他强调自我不仅仅是在本我的冲动和超我的要求之间起着调节作用, 而且自我也是个体发展中的积极力量,在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自我获得的技能和态度使个体成为一个积极的、有 所贡献的社会成员。 人格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个体在一生中药经过八个有固定顺序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发展任务,这些任 务是由个体的生物成熟和社会文化的要求之间的冲突产生。如果儿童解决了冲突,完成了任务,就会获得积极的品 质,转而进入下一个阶段,如果完成的不好,就会形成消极的品质,每个儿童完成任务的程度各不相同,一般都介 于积极和消极的两个端点之间的某一点上,健康人格倾向于积极的那一端。 上一个任务的完成有助于下一个阶段的顺利通过,但是埃里克森不像是弗洛伊德那样悲观,她认为儿童若一个阶段 的任务完成不好,仍有机会在以后的阶段中完成,并不一定导致像弗洛伊德所说的那种病理性后果。同时,埃里克 森也指出,即使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了也并不等于这个矛盾不复存在了,在以后的发展阶段里仍然有可能产生已经 解决的矛盾。 婴儿期(0-2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主要任务是发展信任感可爱侵略性心理,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 儿童早期(2-4岁):基本的自立感对羞耻感和疑虑。

主要任务是获得自立感,克服羞耻感和疑虑,体现着意志 的实现。 学前期(4-7岁):基本的主动感对内疚感。主要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实现。 学龄期(7-12岁):基本的勤奋感对自卑感。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青春期(12-18岁):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感,避免同一感混乱,体验忠 诚的实现。 自我同一感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有何地位,将来会怎样等等稳定的自我形象和自我历程的体验,实

粤ICP备2021141569号-1
心理健康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