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内容.doc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内容(家长篇)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变化激烈、动荡的时期。他们思维活跃,社会认识敏锐但较肤浅,情感丰富而不稳定,心理矛盾、心理冲突时常发生。在..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内容(家长篇)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变化激烈、动荡的时期。他们思维活跃,社会认识敏锐但较肤浅,情感丰富而不稳定好色男人的心理特征,心理矛盾、心理冲突时常发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由于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老师的过度关照,潜伏着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适应性差等心理危机。进入高中后,由于环境的变化、角色的转换、自我管理能力要求的提高、心理需求的转变等等因素,要经历一些以往没有或不明显的心理体验,使他们的心理适应面临许多困惑和焦虑,以至出现心理障碍。结合二十年来我从事心理辅导的一些经验,针对几个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谈谈个人的一些心理健康辅导方法和技巧。一、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辅导案例介绍:某学生16岁,成绩较好,性格内向。在课堂上不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一回答问题就脸红,心跳加快,总是担心回答不对被大家笑话。从小就胆小,独来独往,甚少与同学交流,人际关系欠佳,很少参加集体活动。案例分析:该生是一名留守儿童,近年来在内地这种儿童比较多。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孩子由祖父母照顾,缺乏父母和成年人的关心和交流,造成了性格孤僻,胆怯的心理。于是不愿主动与人交往,对同学冷淡,同学们也不愿意与他接触,所以人际关系不佳。

辅导方法(一)家长的教育1、亲情教育。亲人之间的感情、父母对子女的直接教育对孩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应该从照料者、培养者,转变为孩子的伙伴和引导者,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要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现在物质条件改善了,孩子的需要更多的是精神上。过度的物质满足往往使子女的欲望膨胀,使他们难以抵制外界的诱惑。父母应更多地注重与子女的感情交流和心理沟通,从精神上关心子女的发展。父母如果常年在外,尽量给孩子多打电话,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让祖父母及其他亲人多与孩子谈心,间隙性的带出去玩玩;父母也要与老师保持联系,发现孩子有某些不良行为,要及时纠正。2、鼓励多与人交流。做到有话就说,有事就谈。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多与亲人交谈,说出自己的心理话,教师并与他制定出改变胆怯的心理计划。3、引导阅读。让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每读一篇写下读后感,写完后,每天自己对着墙壁大声读两次,既充实了知识,也可以改变心理状态。(二)老师的教育1、创造课堂发言的机会:上课时教师引导他回答问题,多给他说话机会,只要他稍微有一点进步,及时给予他肯定、表现,增加他的信心。2、引导交友:教师介绍班上性格外向、活跃、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和他交朋友,让他们互相交谈,共同商讨解决胆怯的办法。

3、写观察日记:让刘某每天写一篇日记,把每天的所见所闻写下来,并且读给同学或老师听,增强他的胆量。4、参与课外活动:带他参与课外活动,并且让他担任一个角色。如由一个普通的参与者到当协助主持人,或者由协助主持人变为当主持人等,来参与组织开展活动。让他从不敢说到敢说,既增进了他与同学之间的友谊,也增长了智慧。辅导效果:通过辅导,该名学生的胆怯心理现象,逐渐消失,性格方面有很大的改变,,积极参加组织活动;在课堂上也积极举手,能较顺畅地发言了,并成功地克服了口吃的现象,在学习上也进步很快,与班上许多同学成为了好朋友。二、心理健康教育----逆反心理辅导案例介绍:某学生,15岁,男性,学习成绩中等,理科成绩较好。性格倔强,自尊心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在家里,一旦父母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使用各种办法对抗,甚至在床上装病不去上课,弄得父母无计可施。在学校,当老师批评他时,他会很不服气,甚至还和老师顶嘴。上课故意睡觉,不交作业。老师找他谈话,他一句也听不进去,是个家长和老师十分头疼的孩子。案例分析:该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

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该学生家长父亲是我校附近厂里的一名职工,工作压力较大,也很繁琐,和孩子的交流很少,遇到问题就会斥责、谩骂孩子;而他的母亲主要关心孩子的营养状况和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认为孩子还小,大了就会懂事的。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两人的方式也常常不一致。二是个别老师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当,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起来。三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辅导方法:(一)家长的教育1、与老师主动配合:首先和老师取得联系,了解他在学校的情况和表现,与老师沟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2、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阅读一些教育孩子的书籍,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抽时间带孩子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鲜空气,为孩子安排有意义的生日庆祝会,设计各种温馨的家庭活动,利用亲情来感化他,慢慢地消除他的对立情绪。

3、经常、持久地心理辅导: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抓反复,平时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青春期的烦恼。(二)老师的教育1、坚持疏导教育:教师要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2、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老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他在数理化方面的优势成立一个帮困组,让其担任组长,使他把大部分心思转移到他爱好、感兴趣的事情上。老师的信赖、同学的支持会使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3、本人的自我调节:指导他本人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使他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辅导效果:通过辅导,他的逆反心理已逐渐消除,和父母、老师的紧张关系也得到了缓解。

学习比以往更认真,成绩明显进步。尤其可喜的是,“饭来张口”的他在家也能帮父母分担家务了,变得懂事多了。三、心理健康教育----性心理辅导案例介绍:某女学生,17岁,住校。各科成绩较好,喜欢画画、舞蹈、运动,有较好的艺术天赋,身材容貌较好,给人一种充满青春活力、漂亮文静的感觉。家庭条件不错。但原来各方面不错的她,出现了迟到、旷课,甚至夜不归宿的现象,据观察,他经常和某男生在一起,上街、上网、看电影,变得特别爱打扮。她这一系列行为,成了同学们议论关注的焦点,任课老师对此也有许多意见。案例分析:该生的行为是因身体和心理发育,性意识的萌芽,有意识地爱慕异性,这种早恋现象是青少年发育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的需要,陷入恋爱关系的青少年,十分敏感,生怕被家长,老师和同学知道,往往偷偷地接触和往来。由于早恋带有幼稚性、盲目性、朦胧性和幻想性,加上青少年自控能力较差,往往在浪漫中影响了学习。 辅导方法: (一)家长的教育 1、家长要与老师积极配合。家长与孩子交谈时,首先肯定她的特长、优点,使交谈从愉悦开始,在谈及她的一些行为时,避免用“早恋”等名称,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要以知心朋友的姿态与孩子沟通,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同时,在尊重,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使孩子感到家的温暖。帮助孩子解除青春期的迷惘。家长经常与教师保持联系,互相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2、写日记、读好书。鼓励孩子坚持写日记,锻炼自己的意志,最主要的是可以自省、自纠,不断完善自我,使自己不断成熟。在假期及学习之余读一些积极向上的好书,并写读后感,让她在一种健康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思想认识得到升华,走向成熟。 (二)老师的教育 1、个别会谈。教师经常与她个别进行轻松谈心。一般从关心日常生活入手,真诚赞美她的优点和长处,教师也主动谈自己的经历,以朋友的身份答应她谈话内容绝对保密,让她放心。这样可以让学生逐渐敞开心扉,主动讲出自己的烦恼。比如说,孩子会告诉老师:“家长对她要求很严,周末和假期外出玩,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回家稍晚些就会受罚。她觉得自己家和别人家不一样,她不喜欢回家。”教师在了解她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状况后,和她一起认真分析,并找出问题的根源,定出计划,重新认识自己,树立自信,改变自己。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并发挥其写字特长,例如:让她担任班级宣传委员,负责班上的板报工作。 2、利用班会进行心理辅导。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教育,树立远大理想,找好自己人生的坐标。

启发引导王某正确对待认识自己的行为,教育女生要懂得自尊、自强、自爱、自立,男生要懂得尊重女性。让学生知道,早恋固然不妥,但一旦发生早恋,也并非是做了什么坏事。一个人爱别人和被爱都是一种非常幸福的事情。只是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尚不成熟,正处于求学时期,不具备处理恋爱、婚姻的条件。如果一个人真的爱另一个人,应该努力完善自己,努力使自己成就一番事业,为对方创造各种通向幸福的条件,抓住自己青春期记忆力好,易于接受新事物这一大好时期好好学习,培养创造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成就大业打好基础。同时,还教学生如何与异性交往,保持一定距离,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从而避免进入情感误区。 用爱感化。给月份的同学过集体生日,安排丰富的娱乐活动,让她当寿星角色,充分体会集体的爱;当她生病时,请她到家里,给她做可口的饭菜,让他体会到老师的关爱,家有温暖;平时,让一位上进自律性强的班干在学习、生活上影响、帮助她。4、挖掘她个人潜能,给她各种表现机会。鼓励她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参加学校的田径队、舞蹈队,担任学校早操、课间操的领操员,增强荣誉感和自豪感。参加各种比赛。

在学校举行的专业技能比赛中,发挥她的专业特长,取得比赛的好成绩。这些都大大激发了她热爱集体、珍惜自己荣誉的情感。 辅导效果:通过以尊重、理解、关爱、引导等方法进行辅导,以及家长的积极配合,她思想意识有了很大改变,认识到早恋的害处,能端正自我,回到了班集体之中,减少了与男生的个别来往,各方面有了很大进步。 四、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辅导 案例介绍:某学生,女,16岁,平常尊敬师长,与同学团结友爱,学习勤奋,成绩中上,以诚实上进而获得师生的好评。但却在一次考试中由于作弊而被监考老师抓住,因害怕被学校处分,导致几天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好长一段时间精神状况极差,抑郁不安,回到家也不说话,总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子里;在校也很少跟同学们谈笑,多是一个人独自行动。 案例分析:该女生由于考试作弊被发现以后,害怕受处分,丢面子,导致心情焦虑和紧张。既害怕父母知道后会责骂自己,又害怕更多的老师知道后会改变对自己一贯良好的评价,更怕同学知道后会指指点点,瞧不起自己,孤立自己。该女生考试作弊,有很复杂的原因,并不表示她品质不好或者变坏了,只是由于一时的心理偏差而做出了不恰当的行为。在处理这种问题时,切忌上纲上线,武断下结论或简单做出处分。

避免导致当事人在逆反心理和高度压力下,做出极端的行为,引发无可挽回的悲剧。 辅导方法:作弊现象的出现,是某些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的弊端和单一的人才选拔制度的产物。对她的行为,我认为可以这样处理的: (一)家长的教育 家长不要把分数当作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而应重视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二)老师的教育 1、及时与该名同学谈心,了解其行为的动机以及行为前后的心路历程。谈心时,心平气和,避免采取审问式的态度。那位同学就说:“我旁边有一同学本来比我差,平时常抄我的作业,可测验时总比我好,就是因为偷看,我就不服气;另外,我家里希望我段考能进班级前10名,我感到较困难。况且我见有人作弊又没被老师发现……”归结起来,该生之所以作弊,原因主要有:一是虚荣心作怪,总想考得更好的名次;二是不平衡心理,看到本来比自己差的人由于作弊而获得高分,受到老师表扬;三是侥幸心理,见有人作弊未被发现,自己也挺而走险;四是家长的压力,期望太高。同时该生也表示现在非常后悔,也特别害怕。了解情况后,先安慰她,同时引导她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

粤ICP备2021141569号-1
心理健康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