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发展: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有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发展障碍:缺少主动性 自我品质:目的 …

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八个阶段

爱利克·埃里克森,儿童精神分析医生,当代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的最知名人物。他认为整合人格的过程是由贯穿一生的八个发展阶段组成,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发展任务等待解决,每一个阶段又都在为下一阶段作准备。他的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

人的性心理发展阶段_人的性心理发展阶段_人的性心理发展阶段

概述

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是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的学生,美籍德国儿童精神分析医生,当代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的最知名人物。

他认为整合人格的过程是由贯穿一生的八个发展阶段组成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发展任务在等待解决,每一个阶段又都在为下一阶段作准备。

在他的理论中,人的发展持续一生,每一个阶段中都存在着一种本质性的危机,如果这种危机解决得好,人就可以顺利地进入下一个阶段,如果这个危机没有解决好,就会产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妨碍后期人格的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埃里克森并不认为解决危机的办法完全积极或完全消极的。相反,他认为危机的解决办法中兼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因素,只有在积极解决因素比消极因素所占的比率高时才能说危机被积极地解决了。

第一阶段 婴儿期(约0~1岁)

基本信任 vs. 基本不信任

重要关系:母亲

主要问题:我的环境可信吗?

中心任务:接受照料

正面结果:信任、乐观

发展障碍:焦虑、不安

自我品质:希望

这一阶段,尤其是生命的前几个月,婴儿的目标是建立起对周围世界的基本信任感。

如果婴儿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母亲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将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将产生怀疑和不安。

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有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第二阶段:幼儿期(约1~3岁)

自主性 vs. 羞怯和疑虑

重要关系:父母

主要问题:我是否需要得到其他人的帮助?

中心任务:模仿

正面后果:自我控制

发展障碍:怀疑、缺乏信心

自我品质:意志

第二阶段,儿童迅速形成许多技能,比如爬、走、推、拉、抓握等,他们开始重复这些学会行为,从中得到快感。换句话说,儿童有了自己的意图,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这时,如果父母允许他们独立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适当给予帮助和指导,并赞赏他们的进步和成功,宽容他们的幼稚和失败,那儿童就会有一个舒展的感觉,更加积极地自主探索、独立地做自己的事情。

如果父母过分溺爱,或过度保护,以及过分严厉,并常常不公正地使用体罚,儿童就会感到疑虑和体验到羞怯。

这个阶段,儿童形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与疑虑,就会形成“意志”的品德。具有意志品质的儿童能够更容易面对羞怯和怀疑的境地,表现出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不可动摇的决心。

第三阶段:学龄初期(约3~6岁)

主动性 vs. 内疚感

重要关系:家庭

主要问题:为自己做事和行动是可以的吗?

中心任务:认同

正面后果:具有自信心、进取心

发展障碍:缺少主动性

自我品质:目的

到了第三阶段,儿童能进行各种具体的运动神经活动,知觉和肌肉运动更加精确化,也能够更准确地运用语言和更生动地运用想象力。这些技能使儿童萌发出各种思想、行为和幻想,以及规划未来的前景(如长大了要做什么)。

如果儿童的好奇心和主动性探索活动得到大人的鼓励,提出的大量幼稚问题也及时得到了大人耐心地解答,他就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主动性得到进一步发展,发展出一种自主的意识。

相反,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主动性活动采取否定、压制的态度,对孩子的自我创造、想像等进行挖苦、嘲笑甚至辱骂,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的游戏是不好的,自己提出的问题是笨拙的,致使儿童产生内疚感、挫败感甚至罪恶感。

如果儿童在这个阶段获得的自主性胜过内疚,就会形成“目的”的品德。有目的品质的儿童富于想象力和创新性、主动性和进取心,具有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不怕失败和惩罚,因为有这种勇气,所以不会为失利、罪恶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阻止。

随着儿童在前面三个阶段中所遇到的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就获得了希望,意志和目的三个积极的品德。

第四阶段:学龄期(约6~12岁)

勤奋 vs. 自卑

重要关系:学校

主要问题:我能不能为全世界的人与事物做什么事?

中心任务:教育

正面成果:获得学习能力,成就感

发展障碍:失败感

自我品质:能力

儿童的智力不断地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广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他们的能力也日益发展,参加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社会。这时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经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邻居,尤其是学校中的教师。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在这一阶段所学的最重要课程是“体验以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

这一阶段的对儿童勤奋鼓励来自于此阶段的社会重要他人——家长、老师、同学和邻居。如果儿童的学习得不到同伴、家长,特别是老师的认可,有些孩子就会对勤奋产生质疑——认为勤奋对于自己是没有用的,并放弃了对勤奋的追求。

如果儿童没有形成这种勤奋感,他们就会形成一种他们对成为社会有用成员的能力丧失信心的自卑感。

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有了“能力”的品质。“能力……是不为儿童期自卑感所损害的在完成任务中运用自如的聪明才智”。

纵观埃里克森对儿童阶段人格形成的分析,可以看到,前四个阶段的心理社会危机都与自信心的建立有关,是儿童在整个发展阶段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其本质就是自信心与自尊的建立。若是儿童在发展中获得了自信与自尊,那么他也就会获得基本的信任感、自主性、主动性和勤奋美德,他的一生也会变得完整和健康。

第五阶段:青少年期(12~20岁)

自我同一性 vs. 角色混乱

重要关系:同伴、小群体

主要问题:我是谁?我能成为什么?

中心任务:同辈群体

正面后果:强烈的团体归属感,为将来准备计划

发展障碍:角色混乱、生活无目的

自我品质:忠诚

个体此时开始体会到自我概念问题的困扰,也即开始考虑“我是谁”这一问题,体验着角色统一与角色混乱的冲突。

“同一性”这一概念是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把它理解为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个体的主我与客我的统一,个体的历史性任务的认识与其主观愿望的统一。

它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

如果青年人在这个阶段中获得了积极的同一性而不是角色混乱或消极的同一性时,他们就会形成“忠诚”的品德。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有效地忠于发自内心誓言的能力,尽管价值体系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

埃里克森特别重视本阶段,认为儿童到了青年期,生理上已趋成熟,人格的各方面需要重新加以整合。这时的青少年已能把先前各阶段的自居作用的同一性核心加以综合,从而产生了自我同一性。这是一个重新整合了的新的个体的完形,包括着意识和潜意识两方面,既为先前各阶段遗留下来的问题寻求最终的解决,又要自觉地与成人处于平等地位,在心理上积极准备着走向未来。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约20-24岁)

亲密 vs. 孤立

重要关系:配偶、朋友

主要问题:我能不能去爱?

中心任务:关心

正面后果:组成密切关系,和他人分享

发展障碍:疏离社会、寂寞孤独

自我品质:爱

只有具有牢固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发生融合。

与他人同一性的融合,意味着需要付出,需要放弃或损失一些东西。在这个时期,需要学会与各种人相处,不管你是否喜欢别人。能与他人能建立亲密关系的人,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

只有这样在恋爱中才能建立亲密的关系,否则将产生孤独感。没有形成有效工作与亲密能力的人会离群索居,退回自己的小天地,回避与别人亲密交往,因而就形成了孤立感、孤独感。

如果个人在这个阶段形成的亲密能力胜过孤立能力,他们就会形成“爱”的品德。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双方对永久抑制内在分裂机能的相互献身”。

第七阶段:成年中期(约25-65岁)

繁殖 vs. 停滞

重要关系:工作场所 /社区与家庭

中心任务:获得创造力,养育与辅导

主要问题:如何完成我所认为的人生?

正面后果:成功的个人事业,悉心关怀与培养下一代

发展障碍:自我关注、不关心后代福祉

自我品质:关怀

埃里克森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很幸运地形成积极的同一性,过上富有成效的幸福生活,那么他就会力图把产生这些东西的环境条件传递给下一代。这可以通过与儿童(不一定是自己的孩子)直接交往,或通过生产或创造能提高下一代生活水平的东西来实现。

埃里克森提到的繁殖不仅是指个人的生殖力,而主要是指对下一代的关切。有些人从未做过父母父女乱欲,但也深切关怀着下一代的成长,从而丰富了在感情上成熟的人格。

这一阶段发展不了的人往往是自己童年充满挫折和空虚的人,这些人往往也没有建立起自我同一性,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关心孩子。有些人以孩子和家庭的名义,埋头于工作,一味追求事业上的成就;有些人过度“自我专注”,只顾及自我的感受,即使有创造,其目的也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这类人往往缺乏共情能力,不关心他人的疾苦,内心存在固着或停滞,专注于自我感受,自恋而不自知。没有产生繁殖感的人是以“停滞和人际贫乏”为特征的。

一旦一个人的繁殖(关心后代和他人)比率比停滞(自我关注)高,那么这个人会以“关心”的品德离开这个阶段。埃里克森把关心定义为“是一种对由爱,必然或偶然所造成结果扩大了的关心,它消除了那种由不可推卸的义务所产生的矛盾心理”。

第八阶段:老年期(约65-死亡)

自我整合 vs. 失望

重要关系:人类

中心任务:反省并接受人生

主要问题:对于成为我自己的过程是否满意?

正面后果:对一生感到满意

发展障碍:悔恨、绝望

自我品质:智慧

这个阶段发生在六十五岁到死亡这段时间里,称为成年晚期,或老年期、成熟期。这是获得圆满感,避免失望感的阶段。

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

前面七个阶段都能顺利度过的人,在回忆过去时,感觉一生很充实、生活幸福,对社会有所贡献,感到活得有价值,生活的很有意义,能接受自我,正视人生的必然归途。这种人相对可以正视死亡将要来临的事实,产生一种整合感。

相反,前面七个阶段没有顺利度过的人,在回忆过去时,感觉一生无所建树,岁月匆匆,理想未竟,就会感到失望,并对自己厌恶和鄙视,一生失去了很多机会,再开始已经太晚,有太多的遗憾和后悔,他们不愿意接受死亡的来临,产生一种绝望感。

一个人能否坦然地面对死亡表明他人格是否成熟,只有人格成熟的人才能获得一种超脱的智慧感。如果一个人获得的圆满感胜过失望感,那他就以“智慧”的品德终其为一生的特征,埃里克森把智慧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结语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同时也说明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

它告诉了我们每个人,我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我的哪些心理品质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它们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为我们反思自己提供了依据,以便我们人生道路上成为更好的自己。

- END -

粤ICP备2021141569号-1
心理健康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