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夺命地铁》的安全心理分析

关于电影《夺命地铁》的安全心理分析作为一名安全工程的学生,在观看了电影《夺命地铁》之后感触很多。这部电影讲了在莫斯科两站之间的地铁隧道因施工问题产生裂缝

第一篇:关于电影《夺命地铁》的安全心理分析

关于电影《夺命地铁》的安全心理分析

作为一名安全工程的学生,在观看了电影《夺命地铁》之后感触很多。这部电影讲了在莫斯科两站之间的地铁隧道因施工问题产生裂缝,隧道天花板渗漏下来的水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结果引发莫斯科河水倒灌,载有数百名乘客的地铁列车陷入洪水之中,不仅令地下隧道面临崩溃,也将毁灭整个城市。主人公安德烈、他的女儿和瓦德尔等其他乘客被困在隧道中,以及他们最后逃生的故事。故事中人物的感情生活不进行阐述,单单就这起事故中人员的心理方面进行分析,一些细节上的东西值得我们深思。

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名经验丰富的线路巡检员观察到了隧道渗水的细节,但他的汇报并没有引起线路技术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这就是导致后续事故发生的前提。显然线路管理人员不具备此类从业人员应有的高度警惕性,而他属于马虎、轻率型这种性格。【1】这种不良的性格对操作人员的作业动作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才容易导致事故发生。因此企业应平时选择职工时,应对上岗人员性格进行认真了解,确保所选人员具有良好的性格,这将大大降低事故发发生概率,保证生产效率。

发生事故的列车司机在驾驶过程中吃东西,没有及时注意到前方危险,【2】并且在发现隧道渗水坍塌之后,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紧急制动,造成人员大量伤亡。后续到达的列车副司机,在需要退回车站时,将后端驾驶室钥匙留在了前端驾驶室,这不仅仅耽误的事故处理逃生的时间,一旦出现新的事故会造成更大的人员财产损失。这表明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低,危急时刻处理时间能力差。【3】因此各个岗位应当选具有相应能力的人,这样调动工人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安全。

在事故发生后,当时正好在上班上学高峰期,地铁上人很多。【4】许多乘客醒来感到不知所措,有的人似乎已经在这种强烈的刺激下不仅身体受到损伤疼痛难忍,意识也已模糊甚至心理近乎崩溃,【5】【6】然后开始顺着隧道慌乱逃窜。这种后来线路管理人员为了使后车回站撤离给铁轨通电,进而导致很多人被活活电死。这虽然可能只是人们在危急时刻的条件反射。【7】好比在地震发生时有的人会不加考虑直接向房子逃窜,有可能你根本没来得及逃出,房屋就就已经坍塌了,但正是这种行为有可能会对自身安全带来威胁。而列车中的一位乘客瓦德尔在砸开窗户后先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了隧道内有好多水,于是他想到隧道内水有可能带电,就没有盲目跟人群跑。另一位主角安德烈在就自己女儿时也以一位医生的专业方法一步一步进行,并且还搭救了其他一些人。很明显可以看出这两个人的理智感比较强,【8】在遇到危险时能沉着冷静做出正确判断。我们学习安全工程的学生以后大多数要成为安全方面的管理人员,就需要这种品质,在遇到危险时题,给大家一个正确方向,帮助大家脱离危险或者使大家保持冷静。比如在煤矿采煤时发生塌方,那么这时候就不能慌乱,先安抚工人,给予大家希望。

这列地铁中还有一对在地铁上刚认识的情侣,两人从车厢旁走时,车厢被水流冲的移动了一下,于是两人被卡在车厢与隧道壁之间,身材瘦小的女孩先出来。他为了救男孩试了好几遍都没成功,但她没放弃,最终竟然使车厢移动了。这点可以看出意志力强的人有时会迸发出惊人力量。并且最后幸存的人经过好长时间不懈努力最终获救。这可以看出这几人的意志力坚定。【9】意志力越强的人往往在一些灾难中存活率较大。比如汶川地震是有的人好几天不吃不喝且受伤,最后都存活了下来。所以要加强职工在安全生产活动中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增强职工克服困难的信心。

之后高层领导来到车站亲自指导救援,并且派了一组素质较高的搜救队去搜寻幸存者。这几人不顾危险接受命令,最后生还的几人就是被他们救的。这显然和之前的线路管理人员以及列车司机形成鲜明对比。这些搜救队员有强烈的责任感,尽力找完各个可能的地方,最终不辱使命。【10】责任感不仅只与安全有关,它关乎生活中各个方面。所以强烈的责任对于我们这样未来将走上安全管理岗位的人来说是非常重的。这种品质将会使得工作做得更好,有可能还会更加轻松。

这部影片虽然带有一定的艺术夸张,但不代表了里面的情节和内容是现实中不会发生和真实存在的,这些“血的教训”都提醒每一个此类从业人员人只有在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基础之上,不断思考,不断反思,才能在往后的运营工作中未雨绸缪,做到将事故导火索掐断在点燃之初。而我们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应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及敬业精神,在学好专业知识前提下,增强自身安全意识,提高计划、协调、组织与沟通能力。最好防范危机的方法就是不让它发生,所以应做到处理问题认真细心,不拖泥带水。一旦事故发生,就要头脑清晰,承担起应有的责任,采取正确方法减少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

我们应当相信任何事故在发生都有预防的方法,只是取决于做与不做,怎样做。

注释:

【1】 性格: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2】 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

【3】 能力:心理学上把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称为能力。

【4】 【5】 时间:这里是影响事故结果的因素。

刺激:能为人体感觉并引起组织的细胞或器官和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

【6】 感觉与知觉:感觉是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脑对直接作用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综合反映。

【7】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

【8】 理智感:理智感是人在理智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9】 意志力:意志是人自身对意识的积极调节和控制。【10】 责任感: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

第二篇:夺命地铁观后感

“夺命地铁”观后感 ——亲情与爱情的交响乐

“夺命地铁”是一部典型的灾难片,于此不仅让人与“泰坦尼克号”联系起来。两部影片都全面呈现了人们的逃生过程。求生的本能,人性的自私,亲情,爱情,总能让人无限遐思。“夺命地铁”和“泰坦尼克号”比起来,虽然在剧情的设计和影片质量上洗尽铅华,没有了大片的奢侈,但是“夺命地铁”比“泰坦尼克号”融入了更多的亲情元素,和对爱情对婚姻的思考,宛如一部亲情与爱情的交响乐。也使我对亲情,友情和爱情萌生了更多的想法。

还记得那个抱着孩子拼命奔跑的母亲,到了站台也要恳求路人先把孩子抱上去。母性作为一种本能老生常谈。而本片的亲情,不仅局限于对父母与子女之间,更延伸到了结婚多年的夫妻之间。虽然女主伊莎与丈夫安德烈之前的感情早已消耗殆尽,但当一行数人从下水道钻出来,女主伊莎依旧选择了丈夫安德烈,选择了家庭。在此我突然迷惑了。

一方面,我深深的怀疑,女主伊莎是否是因为道德的谴责,因为要在女儿喀秋莎喀秋莎面前维护一个母亲的伟岸形象,只得在众目睽睽之下只得选择丈夫安德烈放弃情夫康斯坦丁诺夫。如果真的是这样本无可厚非,不过是一个女人的风流史。但我想,女主伊莎和情夫康斯坦丁诺夫已经没有可能了。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情夫康斯坦丁诺夫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硬汉形象,理性、威猛、血性、强势,诚如他们的总统普京。在地道里,情夫康斯坦丁诺夫与丈夫安德烈打架后,我们可以看出,他后悔和女主伊莎的风流韵事,他甚至发现不够了解女主伊莎。是的,在爱情里,总是有太多的一厢情愿。这也映射了现今社会,仿佛我们开始一段感情太过容易,结束一段感情,太过容易!铺天盖地的心灵鸡汤侵蚀着我们的内心,一味的蒙蔽着我们的世界观,一味的美化我们的想象,一味的摧残着爱情本来的面目。我们对彼此可能并不了解,我们对爱情总是那样的一厢情愿,恋人仿佛永远活在我们的想象里,我们对爱情早已没有了先人的敬畏和尊重,甚至我们爱的不是伴侣,我们爱的是爱情。

另一方面,当文章出轨,和马伊俐离婚时,有人曾问:没有婚姻的爱情是不道德了,然而没有爱情的婚姻就真的道德吗!但是在本片中,或许女主伊莎和丈夫安德烈之间爱情已经淡忘,但迷失的爱情在时光的陈酿里融化成了亲情。而女儿喀秋莎的存在已如同一条纽带,将来个人紧紧的连在了一起。当爱情渐渐逝去,亲情成为两个人至今的唯一,不,还有愧疚。从片头女主伊莎带情夫康斯坦丁诺夫来家里时,女主伊莎的内心是狰狞的,她极力的想要婉拒情夫康斯坦丁诺夫,我们可以看出,妻子对于出轨是十分愧疚的。当丈夫安德烈、女儿喀秋莎、情夫康斯坦丁诺夫同时困在地道里,女主伊莎的彷徨、女主伊莎的心急如焚我们感同身受。或许我们无法看出那脆弱的眼泪为谁而流。另外,在下水道里,丈夫安德烈那唯一的手机成功的发出信号,女主伊莎回拨却听到的情夫康斯坦丁诺夫的声音时,她仿佛疯了般的失落。那是一种很复杂的忧伤,但我希望那没有理性的疯狂是残存爱情浮出水面的曙光。是的,女主伊莎还爱着她的丈夫安德烈,在时光的压迫下很淡很淡,而当丈夫安德烈被困时,那内心深处的爱情突然迸发出来。我们,总是在失去后方知珍惜。而对于妻子的出轨,丈夫安德烈什么都没做也什么都做不了,我们看到了他的懦弱。然而我们却也可以把他看成一个男人的胸怀和对家庭的珍视。其实无论是在婚姻中还是在爱情中,我们对伴侣多一些体贴多一些谅解,也许形同陌路是可以避免的。

另外,影片中的胖子,着实令人感动。虽然不记得他的名字,但是他那颗温情的心却久久萦绕在脑海党。当喀秋莎说饿了,他从包里掏出三明治,尤其强调了“这是我老婆做的”;当安德烈用他的领带为他包扎,他再次强调“这是我老婆给我买的”;当列车在水流的冲击下极速飘来,他心心念的还是他的妻子。影片虽然没有表现他的妻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是在胖子的描述下,可以看出,他的妻子很爱他,他也很爱他的妻子。不知道他的妻子是不是漂亮;不知道他的妻子是不是温柔;不知道他的妻子是不是贤惠;不知道他的妻子会不会在意他挣得多少。三明治、领带、点滴的关心,他只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文件快递员,有着一个挺起来贤惠体贴的妻子,有着一份淡淡的爱情、淡淡的生活。这是再多的钱都买不来的,他是多么的幸福。不禁让人联想,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烦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我真挚的祝福他们。

最后还想吐槽一下患哮喘的女孩爱丽丝和詹尼斯的爱情。詹尼斯对爱丽丝在地铁上一见钟情,在逃生过程中,詹尼斯与爱丽丝因共患难而在一起。是的,看起来非常浪漫,仿佛是公主和王子童话故事。然而我深深的质疑,一见钟情的爱情可靠吗?我并不排斥这是个看脸的世界,也并不鄙夷以色侍人,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这让我想起了民国大才女林徽因,她没有嫁给最爱她的徐志摩,没有嫁给她最爱的金岳霖,却和最合适梁思成携手终老。因为两个人家庭背景、身世经历都很相近,两个人情投意合,情趣素质都很贴近,为人处事上也很磨合。大概古代所谓“门当户对,长久夫妻”,就是这个道理吧!但詹尼斯和爱丽丝的一见钟情就说不好了。我想,对于爱情对于是可以在意外在的,但是不应该只有外在而盲目的在一起。是不是合适,在一起能不能有共同语言,为人处事能不能达成共识都是构筑爱情的基石,否则盲目的在一起,爱错了人,相爱相杀也不乏是一种悲哀吧。

第三篇:《夺命地铁》观后感 李骥(模版)

《夺命地铁》观后感

乘务二段电客车四队李骥

作为一名成都地铁的乘务人员,在观看了夺命地铁这部电影之后感触很多。确实,安全无小事,每一个地铁一线生产员工都是安全生产的一道道闸门,没有树立良好的个人安全意识以及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是无法应对危机到来之后的挑战,更没有防患于未然的敏感职业嗅觉。

故事的整体概述就不一一赘述,故事情节里面的生活细节和感情片段也不详尽细说。单单从一名地铁从业者的角度来说,一些细节上的东西值得细细品味。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中国古人的古训从来都是言简意赅的表明事件的本质和哲学思想。线路巡检员,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职业从业者观察到了隧道渗水的细节,但他的汇报并没有引起线路技术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这就是导致后续事故发生的前提。线路运营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不具备职业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高度警惕性这是极具危险的职业特质。

当然,作为一名成都地铁乘务司机,这部影片需要关注的细节在于驾驶和应急处理方面。具体存在的问题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得到线路巡检人员的通知后,没有对线路状况进行细致的核实,本身没有引起高度的警惕。自身对于竖井逃生通道的存在位置了解不够确切。

第二,发生事故的第一班列车的司机没有基本的职业素养,在驾驶列车过程中存在随意、不尽职尽责的表现。列车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将注意力集中在吃饭上,没有做到基本的瞭望和线路观测。

第三,发现隧道渗水坍塌之后,第一班司机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一把拉下了紧急制动,造成人员大量伤亡和这一举动紧密相关。这表明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或者是在平时的生活中没有培养自己过硬的心理素质,遇事不慌、沉着冷静的心态;另一方面,也侧面反映在司机的职业素养和业务基础知识方面的不牢靠。

第四,后续到达的列车副司机,在需要反向运行退回车站过程当中,将后端驾驶室钥匙留在了前端驾驶室,进而返回找寻,这不仅仅耽误的事故处理逃生的时间,一旦出现新的事故会造成更大的人员财产损失。可见,做好细节是每个乘务人员自身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

第五,退回车站列车和车站的联系不紧密。司机没有良好前瞻性。通知前方车站做好请客救援准备,并且做好车站应急疏散的建议工作。

在影片中,指挥调度中心没有掌握隧道内的情况,而采取第三轨停电措施。从这点中可以总结出,积极有效的了解隧道内的人员,土建破坏,供电等情况对于掌握全局的重要性。事故的发生往往存在着链式反应,在发生事故之后,指挥调度中心和车站应急处置预案不够完善,这进一步导致了后续的车站踩踏事故和混乱情况。

这部影片虽然带有一定的艺术夸张,但不代表了里面的情节和内容是现实中不会发生和真实存在的,这些“血的教训”都提醒每一个成都地铁人只有在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基础之上,不断思考,不断反思,才能在往后的运营工作中未雨绸缪,做到将事故导火索掐断在点燃之初。

第四篇:夺命地铁观后感客3队朱锐

《夺命地铁》观后感

《夺命地铁》是一部灾难片,主要是讲述莫斯科地铁两站之间的隧道因施工问题产生裂缝,隧道天花板渗漏下来的水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结果引发莫斯科河水倒灌,载有数百名乘客的地铁列车陷入洪水之中,不仅令地下隧道面临崩溃,也将毁灭整个城市。

作为一名地铁电客车司机,看完后我也有一些心得和看法,包括对事故的预防,以及在发生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以后实施人员疏散和营救。

地铁通常是城市最大的基础设施之一,同时也是城市客运交通的大动脉以及城市生命线,其投资巨大、技术难度高、施工周期长,环境因素复杂,事故风险大。根据地铁结构特点,地铁对来自其外部的灾害防御能力好,而对来自其内部的灾害抵御能力差。在地下狭小空间内,人员和设备高度密集,一旦发生灾害,疏散救援十分困难。

所以应该坚决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消防工作方针,严格执行国家、地方、行业颁布的消防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以及规程、程序等,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做好地铁消防安全工作,采取安全可靠和有效适用的消防安全综合措施与对策,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与消防法制观念,以保证地铁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

为了保证地铁的安全运行,每个地铁系统都应具备监测及自动报警系统。它对于确保地铁的安全以及正常运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地铁各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监测及自动报警系统保护的具体对象是全线车站、主变电所、车辆段及通信信号楼。地铁监测及自动报警系统必须是一个高度可靠的系统,接线简单,组网灵活,容易维修和扩展。控制中心应有全线示意图,能监控全线的报警情况。

地铁运营单位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由下而上的信息系统,对日常运营和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一切问题,包括车辆、线路、信号、车站、隧道、接触网等所有地铁设施和设备,应形成一个完善的问题库。而各分管部门在领取到问题单以后应对每一个问题都在最短的时间里进行排查,有问题的尽快解决,没问题的排除掉。就应在这样周而复始的发现和排查过程中保证地铁设施设备和运营的安全。

事故和灾害是难以根本杜绝的,必须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的制定。“预防为主”是地铁安全正常运营的原则。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同的事故,其应急处理方法不同。只有事先制定多套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增强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才能把事故与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迅速的反应和正确的措施是处理紧急事故和灾害的关键。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要做到不发生事故,保证地铁运营安全,除了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思想教育、提高群体安全意识、健全各项

规章制度、严肃劳动纪律和作业纪律、建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以外,进行事故应急处理模拟演练是十分必要的。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逐步提高各有关专业和工种的应变能力、协同配合能力和对事故的综合救援能力,达到锻炼员工队伍的目的。

电客车三队

朱锐

2014年2月27日

第五篇:心理电影整理

1.《充气娃娃之恋》 lars and the real girl 心理学看点:孤僻症,妄想症。2.《吮拇指的人》 心理学看点:ADHD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3.《大象》 4.《秘窗》 心理学看点:DID性方面心理咨询,多重人格。5.《致命ID》 心理学看点: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D 身份识别障碍 多重人格 6.《火柴人》 men 心理学看点:洁癖、强迫性人格。7.《歌西卡》 心理学看点:犯罪心理学,失忆。8.《失眠》 心理学看点:严重失眠症。9.《异度空间》 inner 心理学看点:精神分裂症。

10.《美国精神病人》 心理学看点:双重人格 精神分裂症 NC-17意味着有看着猝死的可能 11.《钢琴教师》 la 心理学看点:继《蓝丝绒》以后最卓越的性心理变态电影杰作。12.《美丽心灵》a mind 心理学看点: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以及爱在精分治疗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13.《死亡试验》 das 心理学看点:服从心理,经典的社会心理学实验。14.《海滩》 the beach 心理学看点:假人性的贪婪,是彻头彻尾的一个心理学实验。15.《记忆碎片》 心理学看点:Short-term 短时记忆障碍,海马体损伤。16.《搏击俱乐部》 fight club 心理学看点:DID,身份识别障碍,多重人格。17.《灵异第六感》 the six sense 心理学看点:儿童心理学。

18.《圣女贞德》 the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心理学看点:精神分裂症。弱弱地说一句。。信仰就是精神分裂 19.《一树梨花压海棠》 心理学看点:性心理变态。

20.《心灵捕手》 good will 心理学看点: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来访者中心。精神分析弗洛伊德。21.《心理游戏》 the game 心理学看点:人格/性格测试,应用,设计情景。22.《第八日》 le jour 心理学看点:唐氏综合症。23.《梦旅人》 24.《一级恐惧》 fear 心理学看点:法庭中的心理学家,职业资格,犯人伪装多重人格。犯罪心理学典型代表作 25.《本能》 basic 心理学看点:弗洛伊德、性与暴力的本能。26.《沉默的羔羊》 the of the lambs 心理学看点:的心理学,潜意识,人格分析。变态心理学,异性癖、食人狂。最全的了 27.《雨人》 rain man 心理学看点:孤独症(通俗点叫自闭症)高功能孤独症。28.《蓝丝绒》 blue 心理学看点:展现了各种性心理扭曲的场景。心理学电影开山鼻祖 29.《发条橙》 a 心理学看点:条件反射,厌恶疗法,行为主义经典。30.《爱德华大夫》 心理学看点:梦的解析、失忆、强迫泛化。精神分析中的经典。31.《死亡诗社》

心理学看点:反应的青少年的自杀问题 32.《塞伯格之恋》 心理学看点:妄想症 33.I.D./ /身份

心理学看点: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多重人格障碍 34.《春的森林》 35.《蝇王》

心理学看点:人性潜意识里恶的一面 36.《东京少年》

心理学看点: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 37.《黑天鹅》

心理学看点:人类内心活动的黑暗面 38.《天使爱过界》

心理学看点:钟情妄想症的电影 39.《盗梦空间》

心理学看点:精神分析的释梦、认知治疗等方面的理论作了很好的介绍,建议还是先看影评再看电影,否者刚开始会有点看不进去。40.《心理医生》 心理学看点:心理咨询师工作原则 41.《变态者电影指南》纪录片 42 《肖申克的救赎》 43.《催眠》 心理学看点:心理催眠电影,个人觉得结尾的时候稍微有点恐怖。44.《禁闭岛》 45.《身体语言的秘密》

心理学看点:类似lie to me,微表情解读 46.《完美的主人》 47.《午夜凶铃》

心理学看点:在网上有看到解析,说是窥阴癖的 48.《放牛班的春天》 49.《寂静岭》 50.《海洋天堂》自闭症 51.《格蕾丝》 心理学看点:母爱扭曲 52.《兄弟》

心理学看点:创伤性应激障碍 53.《断背山》

心理学看点:性心理变态 54.《尼采的春天》 心理学看点:催眠疗法 55.《改编剧本》 56.《迷魂计》 57.《闪灵》

心理学看点:人格分裂 58.《沙发上的心理医生》 心理学看点:心理医生的准则 59.《机械师》 心理学看点:精神分裂 能够疗伤的心理学电影

1.《从心开始》(Reign Over Me)

2.《密阳》(韩国 )

3.《绷带俱乐部》(日本 The Club)

4.《欢迎光临娃娃屋》( To The )

5.《21克》(21 Grams)

6.《同球敌忾》(We Are )

7.《玫瑰人生》(La Mome)

8.《深海长眠》(Mar )

9.《闪亮的风采》(Shine)

10.《女人贞慧》(韩国 The Girl)

11.《勇敢的人》(The Brave One)

12.《第一滴血》(Rambo)

13.《神秘河》( River)

14.《蝴蝶效应》(The )

15.《阿甘正传》( Gump)

16.《心灵捕手》(Good Will )

17.《儿子的房间》(La Del )

18.《我们的幸福时光》(韩国 )

19.《阳光小美女》( Miss )

20.《情键四分钟》(Vier )

21.《人性的污点》(The Human Stain)

粤ICP备2021141569号-1
心理健康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