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通过培养美感发挥心理调节功能|《宗教学基础十五讲》笔记,09 宗教的社会功能

第九讲宗教的社会功能一、社会整合与控制功能1.宗教的各种基本要素都有一定的作用,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从而使得宗教作为一个整体存在于社会之中,成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2

第九讲宗教的社会功能

一、社会整合与控制功能

1.宗教的各种基本要素都有一定的作用,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从而使得宗教作为一个整体存在于社会之中,成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

2.社会功能指某一社会子系统或社会现象在维持社会秩序、保护社会系统正常运作方面所具有的影响力。

3.社会整合是指将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各要素联系到一起,使他们一体化。

(1)宗教能够使社会的不同个人、群体或使各种社会势力、集团凝聚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2)宗教的整合功能主要通过宗教信仰来发挥。宗教的整合功能建立在宗教信仰能在信徒中唤起共同的思想信念的基础之上。

(3)宗教的整合功能还要通过宗教的其他要素才能产生和发挥。(神职人员传道布道,宗教组织通过教规约束宗教信徒的行为)

(4)宗教的整合功能在不同的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后果,从而对社会历史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宗教派别越多,而各教派的内部整合程度越高,这个国家内部的分裂程度便会越大性取向心理可以治疗吗,从而产生宗教纠纷和其他社会冲突。而且,在宗教信仰者和非宗教信仰者之间,由于认同上的差异,也会造成种种纠纷。

4.社会控制就是社会对作为社会行为主体的行为的各个方面予以约束。

(1)社会控制以社会秩序的稳定为目标。广义的社会控制指人们依靠社会力量,以一定的方式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施加影响,协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协调社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保持社会的相对稳定;狭义的社会控制指运用各种手段对犯罪行为及越轨行为进行预防、阻止和处置。

(2)运用宗教手段来实现社会控制就是运用宗教信仰、感情、仪式、教义约束人们的行为。宗教对人能够起到的这种约束就是它的社会控制功能。

(3)与其他类型的社会控制手段相比,宗教在社会控制方面的特殊性在于它可以使统治者的权力获得神圣的合法性与权威,能够为人类构建的社会秩序涂上神圣的色彩,从而达到维系社会稳定的目的。

培养心理品质的途径和方法_培养心理品质_培养性心理

二、社会心理调节功能

1.马克思曾经指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第一,宗教使人超脱现实,在人们的意识中创造幻想的世界;第二,宗教使人得到寄托于空想的自我安慰。

2.宗教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对社会个体和群体进行心理调节,借助于超人间的力量,为社会成员提供心理上的慰藉和安全感。

3.宗教的心理调节功能是指通过特定的宗教信念把人们的心态从不平衡调节到相对平衡的功能,并由此使人们在心理、生理、精神和行为上达到和谐的状态。

4.宗教通过礼仪、修行等活动激发、培养宗教情感,净化灵魂,消解不良心态的同时,还通过宗教象征符号起到启发人们宗教美感的作用。

5.宗教的超越美是宗教情操美感功能得以发挥的重要因素。宗教器物的艺术美不仅在视觉层面有其丰富的象征内涵,也是超越美的物化,使超越美具有一种实体感。在宗教情感领域中,上帝(真主、佛)是真善美的化身,崇拜和歌颂上帝(真主、佛)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心灵美。情操美和心灵美构成了人性美。宗教正是通过对信众美感的培养,使信众的精神面貌和精神品位得到一定的改善,从内心产生一种愉悦感,进而发挥宗教的心理调节功能。

培养心理品质的途径和方法_培养心理品质_培养性心理

三、社会化与交往功能

1.在社会学中,社会化是指人成长发展和融入社会,在此过程中,个人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形成个人的属性,促使个人与社会保持一致。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和掌握社会生活的知识技能,熟悉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法律,确立生活目标和道德观念,取得被社会认可的地位,成为具有“社会资格”的人。

2.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它贯穿于人生的各个时期。个体社会化的结果是促使人们在思想上趋向于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从世界大多数国家来看,宗教组织至今仍是社会化的主要机构。

3.宗教的社会化功能通过多种途径来发挥。

(1)宗教教育是促使个体社会化的基本途径之一。学习本宗教的经典著作是宗教教育的基本内容。

(2)宗教为教徒制定行为规范,教徒在遵循和习得这些行为规范的过程中,加速了自己的社会化。

(3)宗教还有利于个人在社会上扮演特定的社会角色。角色是指与个人的某种社会身份有关的规定了的行为模式。学会扮演社会角色是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4.宗教可以促进社会交往的增加。

(1)宗教能实现人的交往:共同的宗教信仰促进了宗教徒间的交往,共同的追求使他们亲密相处并有着永不衰竭的谈话内容。

(2)宗教能促进国际间人民交往的增加:宗教可因为信仰的凝聚力使居住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徒彼此往来,并把各自的文化带给对方。

(3)在国际政局中,当某些国家或地区处于紧张状态时,有时通过宗教交往与对话,推进彼此疏通、相互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冲矛盾,淡化敌意。

培养心理品质的途径和方法_培养心理品质_培养性心理

四、宗教社会功能的两重性

1.宗教的正负功能是相对应的。每一种正功能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负功能。

(1)宗教具有社会整合与控制的功能,能使社会价值与行为规范神圣化,易对人们的价值观及行为进行整合,获得人们对现实社会秩序的默契与遵守;也容易把人对世界的认识引入歧途,妨碍人们对时代及社会变化的适应;还容易造成教徒价值观念的保守以及对规范理解上的僵化,有碍社会变革的进行。宗教越具有保守性,对社会的整合程度越高;反过来也可以说,宗教对社会整合程度越高,其保守性就越强。

(2)宗教能使社会目标神圣化,以此稳定社会现存秩序,但它同样也可以提出新的社会目标并使之神圣化,促成动乱与革命,动摇和瓦解现存社会。

(3)宗教具有社会心理调节功能,当人们遇到精神烦恼与障碍时,可以通过对超自然力量和对彼岸世界的追求得到慰藉,转移注意力,降低精神紧张度,从而超然于现实之外,消除对现实社会的恐惧、不满等。但与此同时,宗教也会使人逃避现实,不去直面人生,不去正视现实中丑恶事物而增加与之斗争的勇气。宗教也可能使人沉浸在对天国的幻想中而盲目乐观,弱化自己可能的行动和改革社会现实的愿望。

(4)宗教具有社会化与交往功能,但宗教教育在社会化方面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宗教也有延缓、妨碍个体社会化的负功能。宗教也会阻碍新的认同感产生,容易导致宗教冲突与民族冲突。

2.影响宗教社会功能变化的主要原因

(1)社会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人们认识世界的广度、深度和方式也不同,这些都是影响着宗教社会功能的发挥。

(2)宗教与所在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矛盾与否,也影响着宗教社会功能的发挥。在与它所在社会主导意识形态不矛盾的前提下,宗教可以较多地发挥它的正功能。

(3)每个社会对宗教的态度也影响着宗教社会功能的变化。

粤ICP备2021141569号-1
心理健康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