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高校心理育人功能

充分发挥高校心理育人功能  作者:宁维卫、王宇拓(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院)  挖掘心理学思政元素、充分发挥心理育人功

作者:宁维卫、王宇拓(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院)

挖掘心理学思政元素、充分发挥心理育人功能是探索中国特色心理健康教育道路、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以及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其意义不可忽视。充分发挥高校心理育人功能,可以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有效支持,促进新时代学生的发展进步。

发挥育人功能

挖掘心理学思政元素,充分发挥心理育人功能是走中国特色心理健康教育之路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特别强调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出了系列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心理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育人功能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仍显薄弱,既体现中国文化背景又符合新时代大学生成长规律的教育体系不够系统完善,价值观引领不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走中国特色心理健康教育之路要从马克思主义学科中汲取养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心理学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因其专业性质而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价值观引导,有鲜明的原则性与目的性,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内心的和谐建设,有着极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两者都重视价值观引导,激发人内在的巨大潜能,朝着向善向好的方向发展。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清华大学考察长期独居男人心理,勉励广大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在新的历史时期,心理健康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引导正确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培养时代新人,尊重个体的心理发展规律,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决思想打结问题,引导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与健康人格。

提升教育质量

挖掘心理学思政元素,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育人功能是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路径和方法。2017年12月,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包括: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将“心理育人”纳入高校“十大”育人体系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十大”育人体系的每一个方面都不能忽略心理育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大德育框架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走心理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特色之路。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仍然不够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不简单等同于心理咨询或心理危机干预,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中重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却忽视了对学生积极价值观的引领。我国教育的深化和改革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帮助青年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心态,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引导大学生将自身学识本领融入民族复兴征程中。要充分挖掘心理学思政元素及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索多方面、多渠道融合的实施路径,切实推进“心理育人”的联合教育效果,发挥其在构建“十大”育人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把心理育人有机融入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例如,西南交通大学2021年推出“心理育人”系列慕课,课程关注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成长建议。课程从健全人格、学术诚信、养心养身、危机干预、思维启发、爱情心理、群体心理、学习心理、网络心理等多个角度,以心理科学为依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引导青年学子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探索精彩的自我,找准人生的坐标,挖掘心理学思政元素,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育人功能,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

培育时代新人

挖掘心理学思政元素,充分发挥心理育人功能是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心理”层面解答高校立德树人中“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要培养出心理健康的时代新人,帮助大学生抓住人生中这一段美好时光,不断扩大视野,积累知识,整合心智,认识社会,获取成就,形成健康的心理。中国特色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成长规律,准确把握新时代青年的心理状况及思想动向。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提倡价值观中立,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要有鲜明的价值取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科学理论武装,坚定人民立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构建有中国风格、符合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挖掘心理学思政元素,充分发挥心理育人功能,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文系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时代大学生心理特点、成长规律及思想动向研究”()阶段性成果)

粤ICP备2021141569号-1
心理健康测试